按下ENTER到主內容區
進階搜尋
Advanced search
標題
系列
演講者
標籤
搜尋
關閉
重新認識八二三砲戰
主講人 | 陳儀深(國史館館長)
演講紀要 | 點此前往

主講人:陳儀深(國史館館長)

時間:2023年8月24日(四)14:00~16:00
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內容簡介:

1958年8月23日那天國防部長俞大維正在大小金門視察,傍晚用餐時間突然三千多發砲彈落在翠谷水上餐廳一帶,不少官兵死傷,俞部長因故延宕進入餐廳而倖免於難,身上仍多處被彈片割傷流血,後腦且留下一個米粒大小的彈片,成為他餘生身體的一部分。第二天上午返抵台北,十一時會見美軍協防司令史慕德中將,乃知悉「第七艦隊已駛抵金門海域」……。 決定八二三砲戰走向的政治因素與軍事因素一樣重要。從毛澤東的立場,這場戰爭可能只是用來測試美國與蔣介石「共同防禦」的程度;當時美國雖然立刻給台灣不少軍需,但也在9月中旬開始和中共恢復大使級會談。10月21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1888-1959)在台北與蔣介石進行的幾次會談,使蔣在10月23日發表的「蔣杜聯合公報」中承諾不以武力反攻大陸,這是蔣在美方壓力下的一種讓步,但他也爭取到美國承認金馬等島嶼與「台灣防衛」有密切的關連。 以上的歷史運會之中,中共、國民黨政府、以及美國政府分別基於冷戰結構下各自的利益,做了重大的決定,影響至今;今日我們要為台灣尋找未來出路,必先知道台灣存在現狀之所以然,那麼,無疑地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確定了「中華民國台灣」的領土範圍就是台、澎、金、馬,這是多麼重要的一個歷史事件。

00:00:00 許瑞浩副館長開場
00:03:53 演講開始-前言:一位臺籍退伍兵的陳述
00:28:18 1950年中共介入韓戰改變了美中臺關係
00:34:23 1950年蔣介石一度想放棄金門
00:38:12 砲戰前夕
00:50:03 交火,及其轉折
01:03:08 蔣、杜聯合公報
01:09:54 中共藉著「停火」進行政治作戰
01:17:00 對臺灣政治發展的影響(代結論)
01:38:34 QA時間
觀看人數
1503
回到-頁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