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ENTER到主內容區
2025年11月27日演講活動:臺灣文化資產保存觀念的演變與保存不義遺址的困境

2025年11月27日演講活動:臺灣文化資產保存觀念的演變與保存不義遺址的困境

【專題名稱】臺灣文化資產保存觀念的演變與保存不義遺址的困境

【主講人】蕭文杰(專欄作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時間】2025年11月27日(四)14:00~16:00(13:30 開放入場)

【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內容簡介】

本講座談論臺灣文資保存觀念演進,由解嚴前紅毛城歸還運動與林安泰古厝拆遷談起,延續談以中華文化為保存宗旨之下的《文資法》,公民如何保存桃園神社。接著談921地震後文資法的改變。持續講解2005年2016年修法的大方向修正,直到2023年又因大法官釋憲而再度修法的歷程。

文資保存有前進亦有退縮,本次講座亦談退縮的案例,例如北斗奠安宮廢古蹟等事件。而公民對文化資產的需求日漸高升,近年來也提出《文化基本法》,對於文資的認定,也逐漸思考到國族認同,而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困境也在此,由於國家對文化資產定位不明,導致本土價值觀的文化資產(例如雷震、曹永和、文資法之父陳奇祿故居)難以保存,不義遺址的保留更是因為政治對抗困難重重。如何在困境中尋求解套?歡迎來聆聽。



※本演講採現場報名入場:13:30起至額滿為止,限85人。

※演講中請勿錄影、錄音、直播,或未經授權將演講內容及影像公開傳播。

※聯絡信箱:采集處第三科 extension@drnh.gov.tw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回到-頁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