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名稱】從黨歌到國歌—中華民國國歌的歷史形成及其爭議
【主講人】蘇瑞鏘(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文所助理教授)
【時間】2018年1月4日(四)14:00~16:00(13:30 開放入場)
【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內容簡介】
臺灣現行的「中華民國國歌」,歌詞源自1924年孫文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的訓詞。1928年成為中國國民黨的黨歌,1930年國民(黨)政府決定以該黨黨歌暫代國歌,1937年進而將黨歌作為國歌。1947年即將行憲之際,國民黨決定在政府未頒訂新國歌前暫仍照舊。
1945年國民(黨)政府開始統治臺灣,這首建構於中國的黨國歌,也就成了臺灣這塊土地上的新國歌。1949年之後,在中國的土地上,這首「中華民國國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取代而成絕響;反而與它杳不相涉的臺灣,國民黨當局透過政令、教育、媒體宣傳以及懲罰機制,使這首黨國歌傳唱至今。
然這首黨國歌在戰後臺灣史上曾引發許多爭議,特別是以黨歌為國歌、「三民主義」與「吾黨所宗」等歌詞,以及法位階等等。研究它在戰後臺灣所引發的爭議,是重要的歷史課題,也是強調轉型正義的今天所不能迴避的重大現實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