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名稱】從吳郭魚到臺灣鯛
【主講人】薛月順(國史館修纂處協修)
【時間】2019年6月20日(四)14:00~16:00
【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內容簡介】
原產於非洲的吳郭魚普遍受到各國養殖業者的注意,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視之為全球人口補充蛋白質的來源,牠也曾在臺灣水產養殖史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事實上,戰後才引進的吳郭魚,曾因繁殖過快,不易長成較大體型的食用魚,商品價值低;但經過臺灣水產界數度改良品種,才逐漸被利用與開發商業化生產,業界成立策略聯盟,2002年以「臺灣鯛」之名,建立品牌與形象,行銷全球市場。吳郭魚不像有些外來種,例如泰國鱧,風行一時,隨即被棄而不顧,反而歷經多次的品種改良,成為臺灣在地的獨特養殖對象,這段歷程,正如其名,可說是從吳郭魚到臺灣鯛的轉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