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ENTER到主內容區
2016年9月21日演講活動:劃界、地景、病痛與巫信仰:噶瑪蘭人的身體歷史

2016年9月21日演講活動:劃界、地景、病痛與巫信仰:噶瑪蘭人的身體歷史

已結束的活動

【專題名稱】劃界、地景、病痛與巫信仰:噶瑪蘭人的身體歷史
【主講人】劉璧榛(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間】2016年9月21日(三)14:00~16:00(13:30 開放入場)
【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內容簡介】
社會文化秩序、歷史與人群邊界的關聯性為何?不同的社會群體之歷史觀念如何形成與運作?相對地社會文化本身是否就是歷史的產物?兩者複雜辯證的關係又如何?延續這些論戰,本演講探究社會文化與政治實踐以反思「歷史」的觀念,探索邊緣、(再)建構中、尚不明朗的台灣原住民族歷史,正好提供一個契機,通過其社會文化的多元性與急速劇烈的變遷,刺激我們對歷史、認同與權力之理解與認知。
演講前半部分,筆者將分析從清末至今台灣族群劃界的歷史、到原運覺醒、啟動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的調查等,以理解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主體意識,是在1980年代之後怎樣特定的社會脈絡中興起?而讓原住民部落社會的微歷史轉變成國家重大歷史事件。又在台灣民主化或是轉型正義的浪潮中,思考今日要如何書寫原住民族的歷史?這促使我們面對不再是「他者」的歷史建構問題,而是我群台灣當代民主社會所面臨社會共同價值與制度轉化的重要課題。
演講後半部份我們將縮小範圍,聚焦在噶瑪蘭人碩果僅存、唯一仍部落集居的花蓮縣豐濱鄉PatoRogan(新社部落)之遷移歷史研究,嘗試先理出單一族群單一部落利用與生產歷史的方式。以助於思考族人後裔如何從過去長期被迫遷移承繼下來的條件創造其部落微歷史。我們透過分析噶瑪蘭人的日常生活實踐:taRaw(身體病痛)與其相關的paspi(巫師治病儀式),在建構與再生產地方歷史與認同的角色,進而探索與異族戰爭衝突的祖先歷史記憶,如何嵌入人的身體,成為劃定人群/地理邊界與建立個人、家族、地方或族群認同的機制,同時也是一種微弱抵抗國家權力的形式,使其能在國家勢力夾縫中求生存。
因此,本文以噶瑪蘭人的口述歷史、儀式民族誌與戶籍資料為研究的素材,相對於曾親身參與歷史現場,而敘述有意識的口述微歷史,另外提出意識與無意識交陳的「身體歷史」之概念,來理解噶瑪蘭人如何在互動的社會網絡中建構「過去」。這個身體的社會記憶是歷史記憶中相當重要不可或缺的面向,但此面向卻長期被忽略。
回到-頁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