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名稱】戰後臺灣政治發展的再評價──1950年代與1960年代的比較
【主講人】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時間】2020年3月5日(四)14:00~16:00
【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內容簡介】
過去討論1950年代中華民國統治體制時,常常認為強化軍事統治的一面,而在1960年代則強調其轉化成為「開發獨裁」的一面。不過,根據前述的討論,1960年代相對於1950年代未必是朝向開放的方向發展,而且有進一步緊縮的現象。如前所述言論市場對國民黨當局的監督力道大不,《自由中國》的停刊,李萬居失去《公論報》經營權都是重要表徵。如果要找1960年代反對派要求改革的言論,固定出版的文獻可能是《臺灣省議會公報》,可是《議會公報》流傳不廣,而且也不是所謂在野的言論的呈現。而省議會內部在野力量在要求改革的努力,在1960年代也未必有進一步的開展,無論是攸關地方自治的《省縣自治通則》或者是國會全面改選的主張,1960年都較1950年代倒退。再以臺灣省政府而言,1949年12月21日陳誠卸任臺灣省主席之後先由吳國楨接任,1953年4月再由俞鴻鈞接任,1954年嚴家淦再接棒直到1957年8月,換言之,在此階段臺灣省政府在形式上終究是由文人主政。相對地,在1957年8月周至柔上將接任省主席之後,1965年12月再由黃杰接任,1969年則由出身情治系統的陳大慶接任,整個1960年代臺灣省政府是由軍人主政,這在1950年代也是沒有的現象。至於在中央,則蔣介石的擴權,從1950年代體制外「國防會議」開端,到1960年代的末期成為體制內的「國家安全會議」。換言之,憲政體制的架構以不足以限制總統權力的擴張。
總之,從1950年代到1960年代臺灣政治的發展並非朝向開放改革方向前進,不僅不可能組織反對黨,無法在原本的憲法規範下完成統治者的更迭,反而出現總統進一步擴權,軍人在政治發言地位的增加,乃至在野力量衰退,民意機關監督力量減弱等問題,這是比較1950年代和1960年代臺灣政治局勢時,值得重視的現象。